上海國際汽車工業(yè)展覽會“汽車駕駛模擬技術應用和發(fā)展趨勢研討會”的專家表示,擴大駕駛模擬器在汽車研發(fā)和教育培訓等領域的應用,有利于減少我國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秘書長韓鐳在研討會上指出,在對汽車工程、交通工程、駕駛行為與交通安全等進行全面而系統的研究基礎上,利用駕駛模擬技術可以設計生產出高性能、安全舒適和易操作的汽車,建設便于管理、人性化、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交通體系。 據悉,世界很多發(fā)達國家已將駕駛模擬器普遍用于汽車研發(fā)、駕駛培訓和教育研究。美國等西方國家高度發(fā)達的汽車產業(yè),促進了智能模擬產業(yè)的發(fā)展,僅美國汽車駕駛智能模擬產業(yè)就達到每年50億美元。但我國智能模擬技術主要應用于高校,使用范圍并不廣泛。 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副教授王雪松表示,駕駛模擬器是非常有效的研究工具,可以系統地研究駕駛行為和駕駛中出現的問題,以便在教育培訓中有效避免類似事故的發(fā)生。 參加研討會的專家認為,我國交通事故數量一直處于高位與駕駛模擬器得不到廣泛而有效應用有一定的關系。據最新統計,在我國駕齡一年以下的駕駛員數量占全國駕駛員總量的10%,并且40%以上發(fā)生事故的駕駛員的駕齡在3年以內。2009年的數據顯示,我國發(fā)生了近23萬起交通事故,造成6.77萬人的死亡,平均每天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達200人,遠高于世界發(fā)達國家的交通事故數量。 東南大學交通學院陸建副院長告訴記者,導致我國交通事故一直處于高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人們的交通安全法律意識和行為滯后;二是我國道路基礎設施的安全性和管理控制能力滯后;三是我國車輛安全性落后于很多發(fā)達國家。陸建認為,如果駕駛模擬器能廣泛應用在車輛設計、道路基礎設施設計及各種氣象和條件下的駕駛行為的模擬等方面,我國的交通事故數量能有效降低。